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影 > 正文内容
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 (2018)

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 (2018)

更新时间:2023-05-10 13:02:20
简介:
2018年美国6.6分恐怖片《寂静之地》BD中英双字...
标签:惊悚恐怖

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 (2018)

2018年美国6.6分恐怖片《寂静之地》BD中英双字

◎译  名 无声绝境(港)/噤界(台)/静地

◎片  名 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

◎年  代 2018

◎产  地 美国

◎类  别 惊悚/恐怖

◎语  言 英语

◎字  幕 中英双字

◎上映日期 2018-05-18(中国大陆)/2018-03-09(西南偏南电影节)/2018-04-06(美国)

◎豆瓣评分 6.6/10 from 60564 users

◎IMDb评分 8.0/10 from 100650 users

◎文件格式 x264 + ACC

◎视频尺寸 1280 x 720

◎文件大小 1077 MB

◎片  长 90 Mins

◎导  演 约翰·卡拉辛斯基 John Krasinski

◎主  演 艾米莉·布朗特 Emily Blunt

      约翰·卡拉辛斯基 John Krasinski

      诺亚·尤佩 Noah Jupe

      米丽桑特·西蒙德 Millicent Simmonds

      凯德·伍德沃德 Cade Woodward

      里昂·拉瑟姆 Leon Russom

◎简  介

  一个大规模的入侵行动发生,让地球几乎全灭,幸存的这一家人过着安静无声的生活,一发出声音就会被怪物抓走。《寂静之地》中的家庭必须时时保持安静,这一家人必须搞清楚哪些声音可以发出,哪些不行。父亲铺了沙子路来消音,全家人必须使用手语,还有用来沟通的照明系统…等,才能避免可怕的事情发生,因为猎杀他们的怪物无所不在,这是真正的挑战,他们必须克服生死难关,想尽办法活下去。 

  保持安静是生存唯一法则,它们无法听到你,就无法追捕你。

我们的观众很少能有机会在电影院欣赏一部真正的恐怖惊悚片,今年赞誉极高的美恐《寂静之地》在国内上映了。与多数主流恐怖片不同,这是一部靠声音取胜,擅用镜头语言的电影,很少依赖对白,属于“高概念”恐怖片。

这几年见识过很多演员改行做导演,但是约翰·卡拉辛斯基这次的执导水准的确令我刮目相看。他在美版的电视剧集《办公室》里也导过三集,《寂静之地》是他导演的第三部电影。

他在《办公室》里十多年的苦练,终于可以大派用场了

这片的设定算“高概念”了,用安静的方式来表现紧张。电影的背景是一片末世,因为一种拥有超灵敏听觉的杀人怪物的出现,人类已经所剩无几。用电影的宣传语就是“一旦它们听见你,就会开始追捕你。”

电影对于这个世界观的铺陈直入主题,一开始就发生在人类面临神秘生物袭击的第89天,主角一家作为少数幸存者已经迅速适应了这个刻意沉默的世界。开头用了很多纸媒的新闻线索拼凑出故事背景,纸媒替代广播、电视等有声媒介,也符合故事的设定。至于怪物来自哪里、为何入侵并没有过多交代,正如希区柯克电影《群鸟》一样,特意在开局布下神秘氛围,加快进入正题。如果把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,则会无聊很多,也可以让观众带有自己的解读。

怪物的设计也很有趣,它们的视力是盲的,听觉是敏锐的,哪怕最轻微的声音都会吸引它们,就像“盲侠”座头市一样,通过声音和回声定位。这样的设置很容易产生紧迫感,加上怪物一开始总是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,更多是用人类的行为和恐惧,间接衬托出怪物的轮廓,始终对它们的面貌保持悬念。这就利用了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恐惧心理,与《大白鲨》《异形》《迷雾》那样的经典怪物片是相同的策略。

历史上经典的怪物电影,都是关于人的,而不是怪物。怪物往往神出鬼没,人是能够触碰和相互扶持的。电影以人类角色为切入点,为故事注入更多的情感元素,它探索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复杂的关系,尤其是父亲和女儿的关系。电影最感人的一个方面是,在恐惧的笼罩中,父女一直渴望和解(爱在你心口难开)。家庭的情感有效支撑起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,彰显了人性主义的光辉。

一部听觉为主的电影,声音的设计至关重要。当观众看惯了那些商业大片中各式各样的爆炸声,高分贝的声音早就吞没了观众。《寂静之地》就让声音变得更加敏感了,用声音的细节来制造紧张与不安。正如布莱恩·德·帕尔玛在惊悚片《凶线》中对声音的敏感程度,专注于用声音揭示悬念。在声音策略上,建立起一种可怕的前提。电影的高明之处并不是要吓观众,而是要让观众绷紧神经,保持高度紧张。不能发声的设定,让这个前提变得紧张起来,为整部电影定下基调。一旦用这种手法来吸引观众,紧张感就会爬升当然,这也为加强了几次“jump scare”的惊吓程度。

虽然是用声音揭示故事,影片更多的是不怎么说话和只有环境音的“伪默片”手段。据悉,影片的两位编剧早在大学时就想拍一部无声恐怖片,《寂静之地》最早也曾想拍成一部只有一两句对白的电影。贝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他们看过很多默片,包括卓别林和基顿的喜剧。他们最喜欢的却是雅克·塔蒂的喜剧——没有多少对白的有声喜剧。所以,《寂静之地》拥有近乎默片式的拍法,用视觉语言讲故事——镜头的移动、空间和走位都是有技巧的。比如最早交代妈妈怀有身孕,就没有用一句对白,只用了一个妈妈穿着孕妇装,站在椅子上的肚子特写便一目了然了。

好莱坞早就拍过非传统默片的“伪默片”,如1952年的《贼》(The Theif),全片一句对白没有,只有配乐和环境音,全靠场面调度和演员表演展现戏剧张力。甚至电话铃响了,主角都因为情节设置,不敢去接。《寂静之地》的一家人还经常使用美国手语交流,这也是因为女儿的角色原本就是一位听障人士,所以家人之间可以熟练沟通。

《寂静之地》也有真正的听障演员——女儿的扮演者米利森特·西蒙兹在婴儿时期就因为服药过量失聪聋了,这是她的第二部电影,她第一部电影是去年托德·海因斯执导的半默片《寂静中的惊奇》。

影片还擅长利用道具建构悬念,比如被孩子拿走的电池、楼梯上的钉子,以及悬在空中嘎吱作响的门。这是希区柯克很喜欢的一招,他在《阴谋破坏》中的定时炸弹是最有名的例子,观众预先知道炸弹会爆炸,只是不知何时爆炸,观众也比角色知道的多,会替角色担忧。钉子还不止一次,让观众替角色担忧。

影片还埋藏着很多小细节,电影刚开始,商店货架大部分都空了,除了一架子薯片,因为它们吃起来声太响了。这种设计简直太用心了,根本不考虑观众是否会留意到。

影片还特别注重视角的改变,观众会不由自主跟随声音的设计进入某个人物视角,这是极强的代入感造成的。有一场戏,是妈妈把耳中的耳机递给爸爸,耳机中的音乐由弱渐强,最终观众进入爸爸的视角。还有人工耳蜗的几次运用,观众也会进入女儿的视角。就好像我们戴上了耳机和人工耳蜗。

场景的选择也很重要,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两个孩子落入玉米仓。这是一个封闭的环境,本身就充满了危险,孩子会不断下陷,只能通过一块跌进来的门板平衡。去年的《电锯惊魂8:竖锯》也利用了类似场景制造危险,显然《寂静之地》更会利用场景的限制制造悬念。上一秒,两个孩子还因为父亲会不会来、会救谁而心存隔阂。现在,他们相互协作,既不能发出声响,又要避免陷落下去。另一扇未掉落又嘎吱作响的门,成为另一颗“定时炸弹”,悬念和张力全都体现在这个场景中了。这场戏就如同《侏罗纪公园》姐弟俩在厨房躲避暴龙,差点碰到砰砰作响的厨具一样。

有观众会质疑妈妈怀孕的情节,认为妈妈选择在这个时候备孕、怀孕是不科学的。毕竟分娩势必要喊叫,孩子出生势必会哭,这是一个需要“声音”的场面。为何在这种环境下,她为何要把孩子生下?作为极少数的幸存者,这个家庭有人类繁衍的使命。当然这也与开头最小的孩子的命运有很大关系,生育是这个家庭活下去的信念的象征,影片自始至终都在强调“家庭”的概念,孩子代表的就是未来。

最后,我想说的是《寂静之地》的“互动效应”,它的默不作声和低音量,有效地让影院外的观众参与其中,形成一种心理互动。观众成为被动的参与者,与角色一起充当躲避怪物的一份子。这是这部影片的创新之处,有的观众甚至会不由捂住嘴。

《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 (2018)》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